中金摩根|害怕社交?没关系,或许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中金摩根|害怕社交?没关系,或许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01

 

去年感恩节受邀去老公的导师Bruce家一起度过。Bruce和妻子Lara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准备读大学,非常活泼,和我们一群中老年人频频互动,喜欢参与谈话。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小儿子,微笑着打完招呼、然后安静吃饭、安静听我们讲话,就像一只悄无声息的小猫。

我对LaraAlex(小儿子的名字)和哥哥的性格真不一样啊,好内向,很少有初中年纪的男生愿意这么安静地听长辈们谈话了。谁知劳拉面露愁容说,其实Alex不是性格内向,也不是乖巧,而是有社交退缩症。

Alex从小就比较孤僻,小时候全班都玩一款掌上游戏机,特别流行,男孩们经常在一起讨论,Lara也想给Alex买一个让他参与其中,可年纪小小的儿子主动拒绝,并明确告诉妈妈,“我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在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之一是橄榄球,从中学到大学都有联盟比赛,年轻的男孩子们都会参与或者至少很有兴趣一起观看比赛,可Alex从不参与。他也有热爱的运动——摔跤,非常冷门。

一开始Lara也以为这是Alex性格所致,可后来她发现每次同龄的朋友在一起围观或者讨论什么时,Alex都会在一旁默默注视,看上去并不是反感的样子。所以Lara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才发现果然是有心理问题,社交退缩症。

 

02

社交退缩症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其实在青少年中还挺普遍。这种心理疾病与性格内向无关,有社交退缩症的人内心非常愿意与人交往,只是害怕不被接纳、不被信任、不被认可,同时又缺乏交往技巧而常常引起交往不愉快,所以宁可孤僻也不敢与人交往。

Lara说,如果引导和治疗得当,社交退缩症在大部分青少年成人后都会治愈,但如果一直没有好转,成年后很有可能发展成回避型人格。

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一些“状况”:

非常渴望与他人建立一段亲密关系,但愿望达成后就会逐渐疏远对方,因为怕这份感情无法长久下去,索性先走为快;或者干脆用花花公子的面孔游戏感情,也就是常说的“爱无能”。

还有,觉得自己的知心好友非常少,比如只有一个、甚至一个都没有,而且你对结交新朋友也完全提不起兴趣,丝毫不关心周围的朋友、同事的生活和事情,经常想要把自己同外界隔阂起来,独处。

甚至,对周遭的一切事物、生活都冷眼旁观,没什么兴趣、热情和追求,时不时就产生“生活好无聊啊”、“活着真没意思”这类想法。

这些状况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症状。

 

03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部分)定义为:

 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所以,爱无能、没朋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也许并不是你性格内向或者“世界本就如此”所致,而是你出现了回避型人格的苗头。

不管是社交退缩症还是回避型人格,它们不太可能要命(当然,如果发展出重度抑郁症则令说),但确是会对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应该为喜欢的人许下诺言、牵手共度一生,却在爱意刚被燃起时就将对方推开,独自承受孤独,伤人也自伤;本可以和同事和睦相处,团队协作在职场拼出一片天地,却因为自己的冷漠拒人千里也被他人拒之千里。

也许你人生里的不快乐、不自洽都与你不由自己的“回避”有关。

从社交退缩症到回避型人格,始作俑者究竟为何?

我在Bruce家看到的一幕是,当另一个客人问Alex平时喜欢干什么,Alex小声回答“看视频”,“什么内容的视频?”客人问,还未等Alex回答,Bruce直接贴了标签:“重要么?反正都是垃圾。”此时的Alex沉默着低下了头。

大部分心理疾病都与童年、家庭、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种心理疾病也不例外。无论是家长过度保护还是过于严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引发他们要么过于依赖从而在社交上无法自立,要么为家长的严苛而担惊受怕,变得极富挫败感、丧失安全感。

 

04

如果已经出现了回避型人格的症状怎么办?

第一, 正视自己的缺陷,允许自己“有病”。

这一点借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刘翔平教授在著作《神经质人格》里提到的“承认卑微”。他说:“承认卑微并不会导致痛苦,而是表达了勇气。勇气意味着本真,实事求是,不伪装自己。”

我有个朋友性格非常爽朗,内心也很乐观,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两年前她离婚了,从此就像换了个人。厌世、悲观、多疑、冷漠、自我否定,完全就是过去的反例。后来她花了两年的时间总算走出了阴霾,我们再次见面聊起过去时,她说,那段日子我是痛苦的,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失败透了。

每次我都想爬起来证明自己没有错、证明自己够坚强,但每次我都跌的更惨。后来我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接受自己的缺陷。没错,我离婚了,没错,这是我的失败,而且离婚也很难只是一方的问题,我在这中间也有错。但我失败、犯错一次不代表我这辈子、整个人都是跑偏的。无论是错、是败、甚至是耻辱,那又怎么样呢?

谁不是有一堆问题、缺点、和毛病啊。

坦然接受自己有缺陷的人设,而非一味掩盖、躲藏、涂抹,才能给勇气和新生留出空隙。

第二, 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寻求专业帮助,积极治愈,但也要明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在阴霾和泥泞处待一会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转身离开。

 

05

第三, 懂得一个人的乐趣,也有勇气与外界形成联结。

并非说喜欢一个人相处就一定有问题,如果你在独处时并不排斥接触外界,同时独处的情绪和心境是乐观、积极的,这样的独处没问题。能够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而非将此作为避世的保护伞;同时,也能从外物、他人身上逐渐找回信任和安全感,愿意与他们产生互动,哪怕一开始只是小小的一步,比如发给信息问候一下,或者与同事中午一起吃顿午饭。

第四,让经济实力的强大带动内心世界的强大。

钱当然不是万能的,一个内心脆弱、自卑、缺乏安全感的人,有了钱这些问题未必就会消失,但内心世界的强大的确可以随着金钱的累积增加。光是数钱这项“运动”就已经能给内心和身体裨益了。

2009年的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称,数上几遍钱可以减轻“身痛”和“心痛”,而且不仅于此,数钱还能提升你的精神力,让你变得更为勇敢自信。

中山大学的周欣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凯瑟林•沃斯博士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博士经过试验发现:一个人若经常想到他所持有的金钱数量,那么他的社交体验——特别是对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联系还是挺明显的。首先,在你身边无所信任、无所依托时,至少钱能为你带来相当(并非绝对)的安全感。其次,钱看上去是一堆纸或一个数字,但背后反映的是你的能力和价值,财富积累与个人能力和价值成正比,成为我们自信的源头之一。最后,有了钱,见识、眼光、看法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内心。

所以,当你对治疗自己内心找不到更好的着手点时,不妨先从认真赚钱做起。


想获取更多财富管理资讯吗?

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一个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公众号。分享财富管理知识、心得,起底金融内幕、猛料与潜规则,记录金融八卦、段子,在趣味中增长投资见识,快速实现财富增长!助您实现财富自由!



免责声明:本文由入驻邦投条平台的作者撰写,除邦投条官方账号外,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邦投条立场,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原作者申请授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有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anquan@rongebang.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阅读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欢迎下载 邦投条APP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回复: X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

相关投条号

四川钢结构网是四川钢结构行业的互联网平台;
大庆市格瑞设备清洗有限公司官方头条号
甘肃旅游网由创始人李福创立的甘肃旅游服务平台
中国建筑劳务云商由李福创立的劳务行业平台
梦客科技提供最前沿的便携式电动滑板车最新资讯及欧美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