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担心“毒角兽”和“假白马”?六步法识别财务造假

干货:担心“毒角兽”和“假白马”?六步法识别财务造假

引言:做财务报表分析之前要保持充分的“怀疑主义”精神


我们做任何财务报表分析,首先要保证分析数据源是真实的,或者至少要基本可靠。否则,在虚假的报表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做财务报表分析之前,要保持充分的“怀疑主义”,先假定报表是不真实的,再去逐项求证它的真实性。要从公司的治理架构、内控制度、文化等角度去充分预估公司财务报表生成的环境因素,充分预估公司是否有财务报表粉饰或者财务造假的动机。

 

财务报表的结果是一堆数据,看起来非常客观,但财务信息生成流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工、综合的过程,中间必然包含大量的职业判断,包含大量的主观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分析者选择的比较基准是有很大差异的,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有些财务分析人员会出于自身需要,刻意选择对其有利的比较基准,从而得出对其有利的分析结果。

 

我们在分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由于行业性、周期性或者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哪些是公司独特经营战略或产品所导致的。前者是公司不可控的因素,后者才是公司真正可控的因素,也是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内涵。如果行业普遍有一个上涨的趋势,某家公司尽管业绩提升了,但增长幅度小于行业平均增长率,那我们对这家公司的业绩与经营能力的判断要持谨慎态度。

 

同时,对于对外担保、或有诉讼等表外信息,很多公司会选择性地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反而没有披露甚至刻意隐瞒,这些都要求财务报表分析者在分析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锻炼自己挖掘决策相关信息的能力。

 

最后,我们分析财务报表或者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最核心的实质内容。有时公司在披露财务数据或者其他业务数据的时候,会从自身目的出发,巧妙地选择一些形式路径,掩饰一些背后的东西。比如,“2018年相比上一年同比增长20%。”与“2018年增长率较上一年同比提升了20%”这两种说法,含义就有着本质性的差别。


02

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


我们在前面明确提到,做任何财务报表分析,首先就要保证分析数据源是真实的,或者至少要基本可靠。因此,识别并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舞弊)是分析者的必备基础知识与要求。


按照会计信息的定义,会计信息是对经济现实的反映。因此,只要会计信息与实际经济现实不一致,基本上我们就可以认定财务报表存在粉饰的嫌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财务报表粉饰分为三大类:


(1)无中生有型:也称胆大妄为型或豪放型。就是将本来经济现实中根本就没有的事项,通过虚构的形式伪造出来。这类财务报表粉饰性质最为恶劣,但往往借助公司体外资金循环等方式,导致识别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把这种方法总结成两个字,就是“虚构”。

(2)技术调整型:也称技术实力型或婉约型。就是利用会计准则给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和职业判断空间,通过调整技术方法的应用来实现财务报表粉饰。这种方法一般有两个手段:

   ① 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操纵利润,如通过报表剥离操纵利润,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利用会计准则对特殊业务规定不明确进行操纵,利用新业务、新形式操纵利润等。

   ②直接去改变经济业务的形式,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如放宽付款条件促进短期销售增长,延期付款增加现金流,短期降低员工工资,引进临时客户等。

 

(3)拒绝披露型:也称信息披露违规型或无底线型。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公司拒绝向公众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判断的重大不利信息,如公司的重大或有事项、重大诉讼、重大违规对外担保、大额存单质押等。这些信息一旦披露出来,可能会揭示公司的重大风险,对于投资者的决策判断和估值将构成重大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的确一些公司有意或者无意地故意隐瞒一些信息,同时在财务账上也不做任何处理,性质极其恶劣。


03

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和防范


前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去识别并有效防范各种可能的财务报表粉饰。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的“六步法”:

 

第一步:公司股权结构要捋清楚。


IPO的相关规定都要求发行人的股权归属在法律上是清晰的、可确认的。大家要注意的是,股权结构更多地体现了实际控制人的总体战略安排,体现了各股东、投资方之间的博弈结果,决定了公司的核心游戏规则,是公司一切经济行为的最根本契约基础。因此,要识别、防范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首先要捋清公司股权结构,看清楚其背后的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公司可能的财务报表粉饰背后的真正动机。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看任何项目,先画这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图。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有时则非常困难。不仅是因为现在很多公司设计了极其复杂的股权结构,而且我们看公司的股权结构还一定要追溯到最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要分析最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特别是要找出公司显性或隐性的关联方。

 

第二步:认真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并发布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旨在协助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政府致力于本国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框架的评估、改进,也为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股票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其他机构提供指导和建议,被认定为“健全的金融系统的十二个基本标准”之一。《OECD公司治理原则》关注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导致的治理问题,涵盖五个方面:①股东的权力;②股东的平等待遇;③利益相关者的作用;④信息披露和透明度;⑤董事会的责任。

 

OECD指出,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国际投资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商业公司正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财富创造引擎,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也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幸福安宁。为了发挥这一财富创造功能,公司必须在一个使之得以集中追求其目标,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制度框架内运营。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建立充分而可靠的公司治理结构。许多国家把好的治理结构做法作为提高经济活力的途径,从而增强整个经济绩效。

 

因此,我们在股权结构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其可能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负面影响。

 

第三步:熟悉公司的行业与业务。

 

财务信息是对业务信息的反映。要有效识别与防范公司可能的财务报表粉饰,就要求我们不仅看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数据,而且要结合公司的行业与业务来加以对比分析。因此,熟悉公司的行业与业务是必备的因素。建议投资者可以多看看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里的“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章节,通过这些章节,可以相对完整地了解以下内容

·公司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及其在行业中的优势、劣势。

·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分布情况。

·公司客户、供应商的情况。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如果投资者不理解公司的行业与业务,就很难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更别提识别与防范财务报表粉饰了。

 

第四步:捕捉任何可能的财务报表粉饰的线索或迹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特别关注以下财务报表粉饰的线索和迹象:

·企业主要产品毛利率的波动是否有异常。

·销售收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应收应付项目的变动是否内在逻辑一致。

·前三季度亏损,第四季度扭亏为盈。

·存在大量的其他应收、其他应付款项或变动。

·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资产的评估值非常关键)。

·已宣布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或可能导致股权变动的协议。

·更换独立董事。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免责声明:本文由入驻邦投条平台的作者撰写,除邦投条官方账号外,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邦投条立场,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原作者申请授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有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anquan@rongebang.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阅读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欢迎下载 邦投条APP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回复: X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

相关投条号

四川钢结构网是四川钢结构行业的互联网平台;
大庆市格瑞设备清洗有限公司官方头条号
甘肃旅游网由创始人李福创立的甘肃旅游服务平台
中国建筑劳务云商由李福创立的劳务行业平台
梦客科技提供最前沿的便携式电动滑板车最新资讯及欧美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