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金融”字样互联网企业暂停注册!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火爆时,不少互联网企业打着“财富管理”、“投资管理”、“网络借贷”等名号从事所谓的金融业务,而按照新规,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出现跟“金融”有关字样的机构,包括交易所、金融、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都暂停注册。

  深圳一家股权投融资平台“投壶网”CEO赵妍昱说,严管之风从去年底就已经开始。

  赵妍昱:去年底深圳就停止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注册登记,还有些投资类咨询管理类公司的合伙登记,在国内几个大城市也都陆续停了。

  北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受到了类似监管。捷越联合副总裁张雅?告诉记者,正规公司不会受影响,只不过在拓展业务时,费些周折。

  张雅?:比如互联网金融平台想做业务拓展,如果想象其他金融投资领域拓展的话,就会受到限制。但是不是没有解决方案,如果业务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对存量公司进行并购。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代将终结,夯实内功是关键

  这种严管显然受到业内的欢迎,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有望终结。

  张雅?: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相关公司准入,对现有公司甄别,可以肃清行业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这是我们现在正规公司希望看到的。

  投壶网CEO赵妍昱举例说,去年七八月期间,国家有关部委针对股权众筹也曾发过自查和整顿通知,其中也包括不允许公司名称中含有“众筹”字样,不少公司因此改名,规避监管,但经过市场的洗礼,实践表明光改名称不管用,互联网金融公司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夯实内功。

  赵妍昱:还是应该以自己长远发展为契机,不管是业务层面,还是公司商业定位、战略布局,都应该眼光更长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严格监管将是趋势,不过他们也希望政策符合市场规律,不能“一刀切”。

  赵妍昱: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这样的监管手段、监管措施不要因为一刀切,或者在某个时点上集中单一地介入,而使得一个行业在成长阶段受到抑制。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回复: X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