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的下一幕:人工智能让营销更聪明

  邦投条9月2日快报:互联网的下一幕:人工智能让营销更聪明

  这两天,因为百度世界大会,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焦点。对于营销而言,人工智能又意味着什么?

  和工业革命一样,营销也经历了三次伟大的迭代和升级:第一次营销浪潮是从推销进阶到品牌战略,品牌让推销变得多余;第二次营销浪潮是互联网技术和营销融合,实现营销的精准、互动、反馈;而接下来营销将迎来一波新浪潮,即人工智能和营销的融合,被人工智能赋能的营销将变得更加聪明:读懂消费的心思、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

  传统营销的三个维度——产品、品牌、渠道,只要产品品质可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渠道和消费接触良好,那么营销便会卓有成效。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首先,传统四大媒介的流量越来越小,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几何级增长,互联网成为最大的流量入口,超过传统四大媒体的巨大流量把互联网推上了最大营销平台的位置;其次,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营销的另外一个维度——渠道,传统营销倚重商超等零售系统,而互联网电商衍生出的快递物流系统对以商超为代表的传统商品流通渠道实施了降维打击。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营销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营销因互联网的赋能而如虎添翼。

人工智能

  如果说传统媒体和PC时代营销的制高点是注意力,即谁能抢占用户最多的注意力时长谁就能获得最大的营销价值;那么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又多了另一个制高点——大数据,即谁能准确挖掘用户的特征、行为习惯、兴趣偏好、消费倾向以及生活方式,实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推送“有的放矢、雪中送炭”,谁就能成为市场的擂主。在流量为王的PC时代,百度因解决了人和信息的连接,消弭了信息鸿沟,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媒体;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载体则是一个多寡头的时代,流量的入口开始分散,资讯平台、团购平台、移动出行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等,均成为流量入口。虽然流量因多平台的崛起而分散化,但就大数据能力而言,百度再次拔得头筹。每天,使用百度系产品的用户累积超过10亿,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用户画像能力的数据基础;百度大脑的高精度模型对百度80多条产品线,以及合作伙伴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得到千万级别的用户标签体系,并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行为特点贴标签、绘制画像。

  如今,营销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时代,而人工智能时代的营销则比拼的是谁更能够读懂用户的心意,为用户提供即时、个性化的反馈和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让营销变得更聪明。

  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了百度人工智能成果——“百度大脑”,并宣布对广大开发者、创业者及传统企业开放其核心能力和底层技术。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拥有万亿级的参数、千亿样本、千亿特征训练,能模拟人脑的工作机制,学习训练极其复杂的模型。数十万台服务器构成了百度大脑的实体。百度大脑包括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数据三个部分,目前已经具备了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理解和用戶画像四大前沿能力。而这些无疑让人工智能时代的营销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人工智能

  事实上应诸多走在人工智能前列的客户的需求,百度的人工智能营销已经有了很多很酷的案例,技术和创意共同绘制了不一样的营销图景。这些案例中包括奔驰、美国传奇影业、伊利、肯德基、欧莱雅中国等。

  日前,奔驰和百度联手实现了一次人工智能营销盛宴。用户只需打开手机百度APP,在搜索框内输入“奔驰e级”等相关系列关键词,奔驰E-class将会从手机屏幕里缓缓驶出,与用户进行AR形式的互动,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营销方式彻底改变了汽车厂商的展现方式,增强了体验感、互动感;再比如,早前在用户画像方面,百度大脑更是成效卓著。《魔兽》上映前,制作方传奇影业和百度合作,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荐,推升票房,使票房提升200%。

  营销是一种和消费者沟通的艺术,也就是打通从“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购买)”整个流程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和消费者建立信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消费者决策和消费的障碍、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而人工智能在“AIDA”四个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手段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更具互动性、参与感的服务体验,营销因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而将更聪明。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回复: X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