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松筹游走在法律空白地带 未经审核求救信息轻松发

  邦投条8月23日快报:轻松筹游走在法律空白地带 未经审核求救信息轻松发

  “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帮我救救我的儿子”,“好心人救救我”,“古田患儿小雅煊移植仓内求助,费用缺口挡生路”……

  最近以来,微信朋友圈这样的“救救我”筹款越来越多,这些内容无一例外附带着一个名为“轻松筹”的链接,而当你点开链接后跳转的界面显示了求助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求助人(患者)的姓名,所患疾病,收款方信息,目标金额、已筹金额、支持次数等,捐款人可以通过点击“帮助TA”进行捐款,捐款金额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这就是众筹网站“轻松筹”目前最吸引人的地方。凭借这一充满“慈善爱心”的特色,“轻松筹”目前估值已经达到3.5亿美元,腾讯、IDG等资本已经成为其股东。

轻松筹

  不可否认,轻松筹确实完成了众多慈善项目。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显示,轻松筹为代表的网络慈善平台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虚假慈善诈骗难题。事实上,“轻松筹”并不对各种“大病”和捐款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核实,无法从根本上防止发布虚假信息。

  8月22日,民政部公布了13家入围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其中就包括轻松筹。近日,慈济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在慈善的角度来说,是希望看到轻松筹这类平台出现的,因为慈善组织的资金并不宽裕,在大病、重疾方面往往无能为力,对于这类人群,公益众筹可以起到对慈善组织的补充作用,但前提是要规范。”从轻松筹这类众筹平台的流行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尤其在重疾方面,求助渠道严重缺乏。除此之外,与传统慈善组织相比,在“轻松筹”上发起众筹的程序相对简单:即求助人发布筹款项目、提交材料、平台审核后上线、求助人在项目募集期结束后提现。公益众筹平台的高效、便捷也为很多急需资金的求助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面对网络求助,很多热心的网友纷纷慷慨解囊,与此同时,记者最近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的新闻发现,“轻松筹”微爱通道中的大病救助板块一直饱受争议,很多人“担心被别人利用了同情心”。除此之外,公众质疑的焦点还集中在平台对于求助人的信息审核太简单、求救人募集资金数额虚高、所筹善款使用情况不透明等。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回复: X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